GothamIsland.com - 高森島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469|回复: 4

愛心築橋滅貧困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7-5-13 19:40:5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寮國(又稱老撾)南部沙拉灣市近郊,有將近八十人弓著身,赤著腳,在夏日中午的毒太陽下,沿著滑溜溜的河邊,奮力要把一個鋼橋支架拖上陡峭的泥坡。但支架有一千一百公斤,長九公尺,非常沉重,幾乎動都不動。

這時,像有人施展魔法一樣,附近樹林裡、稻田間的村民都紛紛跑來援手。他們呼喊著,一起用力,巨大的H型橋架開始慢慢移動。村民大為鼓舞,力氣陡增,齊聲高喊:「一,二,三!」一個枯瘦老婦人喊道:「在動了,不要停下來!」那隊臨時集合的村民終於把鋼架拖到堤岸最高處,下面就是沙拉灣河,濁浪滔滔。村民鬆弛下來,倒在地上,嘻嘻哈哈,紛紛揮手,拍拍同伴的背部。

隨後幾天,他們會按照湯尼.雷提曼的指導,架起一百零五公尺長的鋼橋,跨過沙拉灣河,而所用工具最複雜的不過是一台人手操作的纜索牽引機。村民將不用再涉水過河,或付錢給船夫,載他們的農作物到沙拉灣市出售。

湯尼說:「這是人民力量。」他脫下破舊的白色帽子,抹去額上汗水。「這些村民證明有信心就可以成功。」

湯尼很有資格說這句話。他是瑞士人,今年三十九歲,個子修長,穿著牛仔褲,二十多年來,在拉丁美洲和亞洲幫助過無數人建造橋樑。值得一提的是,他沒有受過什麼工程訓練。

「湯尼先生」、「瑞士人湯尼」、「上天來的造橋人」,這些都是湯尼的綽號。他以「愛情故事」四字形容他的工作:「我愛世界,我愛世人。為窮人建築橋樑,是表達這愛意的方法。」

湯尼以橋樑改變窮人的命運,在濟貧史上寫下了獨特的一頁。一九八七年,他在厄瓜多(又稱厄瓜多爾)建了第一道人行橋,繼而在宏都拉斯(又稱洪都拉斯)、薩爾瓦多、墨西哥、哥倫比亞、尼加拉瓜、哥斯大黎加、阿根廷、柬埔寨、寮國、越南等地,幫助村民架起了差不多三百五十道吊橋,長度由三十公尺到二百六十四公尺不等。

湯尼建的橋,有些是取代洪水、地震等損毀的舊橋,但大多數是在原本沒有橋的地方,興建跨越險惡河流或偏僻山谷的橋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07-5-13 19:41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湯尼建橋的原則,是盡可能樸實、省錢。他用的鋼纜、鋼管都是募捐得來的,所有經費差不多都由瑞士善心人士捐贈。他努力撙節,不接受政府資助或捐款,自己也不拿薪水。他沒有祕書,沒有自己的網頁或辦公室,沒有汽車,甚至無以為家。

湯尼隨身帶著三個黑色小袋子。問他家在哪裡,他會笑著做個鬼臉,舉起其中一個,裡面有五條褲子(其中兩條是牛仔褲)、四件襯衫、兩件T恤、一雙工作時穿的靴子,還有一條特別場合用的領帶--這是他所有的衣物。

問他的辦公室在哪裡,他會舉起另一個袋子,裡面有電腦、接通全球的行動電話、電子記事簿和幾個文件夾。他搭飛機或車、船時,都是買最便宜的票。尼還有一條原則:要建橋的農人,必須自己動手,負責建橋的大部分工程。

英國石油公司油田監督艾爾.賴特說:「和他相比,不少慈善組織和援助機構似乎是過分揮霍了。」湯尼在拉丁美洲建築第一道橋時,結識了賴特,獲賴特以剩餘的油管相贈。「湯尼可以點鐵成金,把無用的纜索、油管等化作漂亮實用的橋樑。」

湯尼成長於瑞士龐特仙娜這個山谷小鎮,小時生活舒適平穩。一九八七年春天,他高中將畢業,厄瓜多發生大地震,死亡和喪失家園者數以千計。湯尼以前只是聽過厄瓜多這個國家,這次在電視上看見災情,不禁心驚魄動。

湯尼的同學畢業後,須服六個月兵役;湯尼則因患皮膚病,無法入伍。他盼望「做點事情」,決定前往厄瓜多。

他爸爸喬治對兒子的計畫嗤之以鼻:「你可以做什麼?你連西班牙文都不懂!」喬治是一家藥房的經理。湯尼回答:「你說得對,但我還是要去。」

他向朋友、鄰居籌得將近七千五百美元,並用自己的積蓄買了張去厄瓜多首都基多的機票。他懷著十九歲年輕人的熱誠出發,錢包裡滿是瑞士法郎,但沒想過這筆錢該怎麼用。

他花了三天,有時坐公車,有時搭便車,有時乘筏子渡河,有時徒步走,終於來到亞馬遜東北部的地震災區。他發覺,當地弗洛德谷的村民急需一道新橋。地震造成的坍方,把他們和外界隔絕了。不少村民無法及時前往醫院或者找到醫生,只有等死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07-5-13 19:42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他走進索爾.李普的辦公室問:「你們有沒有多餘的管子?」索爾是美國來的油田工程師,在叢林裡工作,從來不感情用事,但看見這個少年那麼有頭腦,那麼熱心助人,不禁有點動心,答應提供湯尼管子、纜索,足夠建造一道橋,兩人商談時間前後不到一個小時。索爾如今談起這件事,說:「這些年來,不少人都發覺,要拒絕湯尼的要求並不容易。」

湯尼還得到一個荷蘭籍油田工程師的協助,學會了造橋的基本技術。他用自己的瑞士法郎買了水泥和其他物料,並獲得村民和附近油田義工的幫助,在安第斯山腳下建成了他的第一座吊橋,長五十五公尺。工程共耗時五個月。

橋建成後,湯尼回到瑞士,上大學研習土木工程。但他忘不了厄瓜多的貧困村民:「我們那麼富裕,他們卻是那麼貧乏。」湯尼上課才六個星期,就決定退學,重返厄瓜多。他已經找到了終身的職志。

他建了一道又一道的橋,每建一道,對造橋技術就有更進一步的認識。同時,他更加懂得怎樣籌募物料,鼓勵大家出力。湯尼沒有錢,但窮則變,變則通。築橋一般要用起重機或重型機械,把纜索拉過河,並把橋架吊到固定位置。湯尼則靠幾百個村民的氣力。村民還會從河裡採沙石,到樹林伐木材,甚至用手拌和三合土。

不久,亞馬遜區的村民都知道:「要建橋,找瑞士人湯尼可也。」厄瓜多焊工沃爾特.殷尼茲和湯尼志同道合,於是,過去十多年,兩人合力為拉丁美洲最偏遠窮困的社區築橋,足跡遍及尼加拉瓜、薩爾瓦多、阿根廷、哥倫比亞、墨西哥。

二○○○年,柬埔寨總理洪森聽聞湯尼在拉丁美洲的工作,答應讓他到這個飽經戰亂的國家一展所長。幾個月後,湯尼和沃爾特來到柬埔寨鄉間,四處找尋建橋地點。然後沃爾特回到拉丁美洲,在湯尼指導下,繼續建橋;湯尼則在柬埔寨、越南、寮國建造了一百多座橋。

每個建橋的地方,湯尼通常會去三次。第一次是去選定位置,測量地勢,計算清楚,然後要求村民幫忙。第二次是去監督村民打好橋塔的三合土地基。最後一次是去豎立橋塔,以及鋪設纜索和人行道。架一道橋平均要花五個星期,費用不一,但多數不會超過三千美元。假如聘請商業機構建橋,費用則動輒要十倍以上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07-5-13 19:42:47 | 显示全部楼层
湯尼經常東奔西跑,據他自己說,過去二十年,未嘗在同一張床上連續睡三晚以上。他同時監督的築橋工程,多不勝數。

這天,他坐在豐田汽車上,沿著崎嶇的道路飛馳,也不看窗外柬埔寨的景色,卻打開手提電腦,接上行動電話,下載沃爾特在拉丁美洲築橋的資料,邊看邊說:「我們在厄瓜多有二十一道橋正在興建。」一大?水牛這時慢慢走到路上來,司機連忙猛按喇叭。

湯尼沒有多少休息時間。每天晚上,他會閱讀和回覆電子郵件,並察看各項築橋工程的進度。他獲瑞士纜車公司捐贈舊鋼纜,得安排運到柬埔寨;阿根廷一家鋼鐵廠也捐了幾千公斤鋼管給他,得妥善分配,供拉丁美洲和亞洲的築橋工程使用。湯尼還要發薪給兩個地區的焊工和其他工人,工作沒完沒了。

湯尼接到一封十分動人的電郵:瑞士一對新婚夫婦要求出席婚禮的親友不要送賀禮,改為捐錢給湯尼;他們寄來一張一千瑞士法郎(約八百美元)的銀行匯票。這件事令湯尼想起有一次在瑞士達沃斯市街頭,看到一個十歲的孩子演奏小提琴,孩子腳邊有一個告示:「我為湯尼的橋樑演奏。」湯尼說:「那孩子名叫丹尼爾,捐了四百瑞士法郎(約三百一十五美元)給我們。」

將來會怎麼樣?湯尼苦笑道:「我所見不遠,只看到下一道橋。我沒有將來,甚至不應有現在。」

二○○二年春天,湯尼在柬埔寨築橋時染上吉蘭巴雷綜合症。這疾病會令人癱瘓,而且往往致命。他到達醫院時,醫生說他「一隻腳已經踏進鬼門關」。

湯尼在泰國一所復健中心經過一年的治療,才恢復活動能力,現在走路仍然有點蹣跚。不過,他從來沒有放棄希望,就算半癱瘓臥病在床時,仍執筆寫道:「總有一天,我的肉體會隨?我的精神,回到我應該去的地方:回到貧苦大眾身邊,回到河邊,回到要興建的橋邊。」

到了週末,沙拉灣河上那道橋已經建成。數以千計的農民從此可以把蔬果、家禽、自己編織的籃子等等運到沙拉灣市出售,無須涉水渡河或付錢搭船了。也許,他們將來會有錢買腳踏車或摩托車,帶更多東西到市場販售。家在沙拉灣的娜.泰花蓬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:「湯尼先生改善了我們的生活,我們永遠感激他。」
发表于 2007-5-13 21:12:15 | 显示全部楼层
:'( :'( :'( 感动中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Gothamisland.com

GMT+8, 2024-4-30 02:02 , Processed in 0.084070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